《信息空间》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基于信息空间理论的马坝蜡染保护和传播策略研

 
来源:信息空间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2
 

The original batik was strongly impacted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modernization and tended to collapse. The custom culture of batik was diluted and the handicraft inheritance was lost seriously. This article takes Maba batik as a representative case, interprets the in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atik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oding, abstraction, and diffus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space, and examines its form of existence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space, using the social learning cycle analysis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atik, proposed the protection and spread strategy of Maba batik.

引言

蜡染是苗族人民传承多年的技艺,并在2006 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具有一套成熟的工艺流程,二维的蜡染作品为其表现形式,图案呈现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文化。马坝蜡染作为苗族蜡染的一个分支,保留了其区域性、原生态的地方特色。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社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传统蜡染呈现出蜡染技术落后、传承模式薄弱、文化内涵逐渐消亡等趋势,如何活态化地保护和传承蜡染成为新时代背景下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2]。目前,针对蜡染的保护与发展研究主要从其艺术特点与产业化发展两个角度出发,对图案风格、文化特征等研究为蜡染的保护提供了基础;另一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产业发展对策。蜡染的保护工作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研究,但从长远看,忽略了保护的活态化与完整性,使得蜡染的传承难以延续。本文立足于信息空间理论,从不同维度系统性地分析苗蜡的信息特征,并以马坝蜡染为例,明确在信息空间内的传承现状与发展目标,利用社会学习周期分析马坝蜡染的保护和发展策略,实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延续。

1 苗蜡的信息特征研究

1.1 信息空间理论

信 息 空 间(“I-space”) 是 英 国 学 者Max·H·Boisotz[3]提出的一个用于分析社会系统内知识与信息的产生与转换关系的管理模型,信息空间可以研究信息流动的状态,了解在选定的范围内知识的创造和扩散程度,其框架以编码、抽象和扩散三个维度为基础。编码是将社会经验以形式表达的过程,抽象指信息是否经过合理的归类和综合特征描述,扩散是指信息传播给特定受众的广度。位于信息空间中不同区域的信息具有不同的含义,其中四个典型的区域分别是采邑、宗族、官僚和市场[4]。采邑区表示的是属于个人精神世界的产物,是个人独有的难以分享的智慧,如蜡染手艺人的绘画经验;宗族区的信息仅在小群体范围内扩散(如苗族的习俗文化),官僚区的信息具有可交易的条件,但其扩散程度受到人为的控制,如蜡染中染料的独家秘方配制;市场区则是信息自由扩散的区域,具有一定编码程度的蜡染图案风格、形态等信息皆可推向市场区,便于进行广泛传播(图1)。

基于信息空间的三个维度,Boisotz 提出了在信息空间中存在着一种社会学习周期,它的形态是呈S 状扭曲的顺时针流动的环形,由价值创造和价值利用两个阶段组成[5]。价值创造包括审视、编码、抽象三个过程,价值利用包括扩散、吸收和影响过程(图2)。社会学习周期反映了当前在信息空间中不同区域的信息所带来的机会和限制,通过解决现有问题、发展机遇,从而获取有效价值。苗蜡中包含的工艺流程、图案特点、文化背景等知识,散布在信息空间中,形成一种流动分布的知识资产,其保护与传播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具有价值产生、分布和利用的动态学习过程。因此,从信息空间的视角分析苗蜡的信息特征,探索新的表达形式,可为苗蜡保护与传播提供新的思路。

图1 信息空间及其4 种信息类型(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2 信息空间中的社会学习周期(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2 苗蜡的信息特征分析

苗族蜡染是指包括蜡染的制作工艺、图案色彩、文化内涵以及原生态的社会、自然环境等与蜡染相关的一切存在形式。苗蜡的存在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宏观上,是它的原生环境即原有的自然环境,承载了当地传统的习俗文化和手工艺制作环境;微观上,是蜡染的附属物纺织品,直观地展现出民族风格特色的图案。从信息视角来看,苗蜡的信息价值虽大于承载它物质的载体,但不可脱离原生环境这样特殊的载体,例如具有代表性的贵州六盘水马坝村是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其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8%,在长期与外界隔绝的山区环境以及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下蜡染得以保留下来。苗蜡产生于低效率的信息传播环境,在经济全球化的高效率传播环境中面临着生存方式转换的问题,以新的可适应信息形式存在才能延续它的价值。

在信息空间中,对苗蜡的保护和传播实质上就是对其进行原始数据编码、抽象得到适合广泛扩散的信息集合的过程[6]。编码的过程是通过感官性的直接描述或表达,构成对现象分类的一般范畴。信息空间中编码程度越高,呈现的信息更加全面具体,因此对苗蜡进行详实的调研,全面提取原始特征,以获取高编码,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苗蜡的编码过程是提取原生态的制作工艺、图案色彩、相应的文化内涵以及原生环境中自然环境、服饰、生活用品等内容数据,采用文本、图像、视频、动画等数字表达形式进行全面、真实的采集和记录。

抽象维度用于衡量编码后的数据是否经过合理的归类和概括,抽象是一个简化过程,抽象程度的高低影响着信息的可共享性。以苗蜡图案为例(图3),它是通过视觉感官直接呈现给客体的,且呈现出区域性风格和美学知识,图案的形成是由各个手艺人凭借脑海中的知识及所习得的经验自由绘画而得,这些风格、知识与经验并未获得科学的分类和整合,学习者难以直接获取信息或是信息接受不完全。因此,在抽象维度上苗蜡数据需要再整合与归纳,形成具有概括性的蜡染信息结构框架;以现代美学逻辑体系来总结蜡染图案的构成法则,新的概念形式便于向大众进行普及和共享,抽象过程对杂乱的数据信息再次进行类别的删减,以数据节约的方式来保证传播的结果最优化。

扩散维度是指信息被接收者学习、接受和理解的程度。苗蜡信息在扩散维度上可表述为在社会群体中被接受和普及的程度,通过编码和抽象的苗蜡信息从个体知识、专有知识向共享知识移动,扩散值越大,信息的共享程度就越高[7]。对于苗蜡信息的传播手段,可运用的技术手段例如数字展示方式,通过建立数字博物馆、数字课堂等进行数字化展示与传播,对于手工艺知识或文化活动的传播可通过互动虚拟、情境体验和社交媒体等技术形式提高信息的传播范围。

2 基于信息空间理论的马坝蜡染传承现状

马坝村是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的少数民族传统聚居村落,小聚居的村落布局以及地处较为封闭的山区地域,使得马坝蜡染呈现出不同的地方特色风格。笔者通过对马坝村进行田野式的实地考察,从中总结出马坝蜡染现存的问题:第一,马坝蜡染所承载的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蜡染人才流失严重;第二,蜡染经验式的传承和落后的生产技术难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文化资产逐渐丧失;第三,蜡染产业缺乏支撑平台和竞争力,消费群体单一断层。马坝蜡染的产品流通方式仅有民族内部销售和远销两种,受众接触面十分狭窄,因此在信息空间中位于扩散轴的低端。马坝蜡染蕴含丰富的美学知识、文化内涵,具有可编码的基础,在编码轴上应处于中低端位置。目前对于马坝蜡染的原生特征没有清晰的分类与概括,仅凭经验直觉的传承方式使得蜡染现状模糊而混乱,因此在抽象轴上位于低端。综合来看,马坝蜡染在信息空间的位置基本位于采邑区内,其生存环境狭窄,迫切需要保护和传承(图4a)。

图3 具有地方特色风格的马坝蜡染图案(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4 马坝蜡染在信息空间中的当前位置与目标位置(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5 马坝蜡染的社会学习周期(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6 马坝蜡染的知识网络框架(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信息空间中市场区位于右上方,该部分区域信息不仅经过了良好的编码和抽象,而且具备了扩散的一切条件,拥有较为广泛的用户基础。在市场区马坝蜡染的传播范围以及传播效率将会获得提高,此外,蜡染的信息特性决定了保护和传播的特殊条件,即保证活态化传承和延续。因此,在信息空间中,马坝蜡染的保护与传播需要从当前的采邑区逐渐推向目标位置市场区(图4b)。从采邑区出发,准确识别与传递蜡染信息,扩大信息构建环境,使蜡染信息远离采邑区,向高效率的新信息环境(市场区)靠拢,这个过程实质上是马坝蜡染原始数据的编码、抽象和扩散过程,由于原始数据具有稀缺性和复杂性,编码和抽象过程是一个阶梯状层层递进的过程。然后,被推向市场区的信息需要受众进一步消化、吸收和创新,再现蜡染的原生形态,信息移动趋近采邑区,这个过程是社会学习周期中的吸收、影响和审视过程。这两种活动方式“走出采邑区”和“趋近采邑区”形成一个动态的循环过程,即完成社会学习周期的循环(图5)。这丰富和完善了马坝蜡染知识的储备,动态的循环过程中产生了对大众有用的新知识,为马坝蜡染的保护和传播提供了进一步的价值。

3 马坝蜡染保护与传播策略

从社会学习周期中展现了马坝蜡染的保护和传播有以下两个过程:(1)马坝蜡染“走出采邑区”的过程,这个阶段需要采集和记录马坝蜡染的原生数据,通过编码和抽象使蜡染知识以新的信息形式呈现,保持原生态的同时更易于传播和扩散;(2)马坝蜡染“趋近采邑区”的过程,这是马坝蜡染以新的信息形式再现和创新应用的过程。通过周期的良性循环和有效的传播,有助于保存和传承优秀的蜡染文化遗产。

3.1 新形式呈现的马坝蜡染信息表达

对于马坝蜡染的编码内容应全面而具体,蜡染贯穿族群内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当地特色的风情文化。对于马坝村内蜡染的编码内容包括:(1)制作工艺、材料和工具;(2)马坝蜡染图案、色彩、风格;(3)当地的习俗文化;(4)传承情况;(5)马坝村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马坝蜡染的抽象过程是对编码内容提取信息进一步的简化和归类,因此构建马坝蜡染的知识网络框架可以更加清晰而具体地展示马坝蜡染的知识体系(图6)。马坝蜡染的知识网络框架展现了寻求保护与发展的机会点:第一,对于马坝蜡染原生态的保护需要从环境入手,自然环境中的草本植物是工艺材料的来源,当前旅游景区的建立应考虑到对村落文化环境的还原和保护;第二,当地的传统文化应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即将消失的织布工艺及传统礼俗迫切需要保护;第三,对于经验性的传承方式以及图案形态等知识通过编码与抽象形成新的表达形式,易于传播与扩散,例如图案形态利用现代美学的格式塔原理进行重新分类和概括,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逻辑结构的图案构成法则。

3.2 马坝蜡染的再现和创新应用

马坝蜡染的保护与传播有线上和线下两条实施路线,线上利用互联网以资源共享或服务系统的形式进行数字化展示,打通各受众群体之间的联系,例如非遗中心、文化厅、学校、文博会等各类相关组织团体,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为马坝蜡染的创新应用提供平台;线下与旅游景区结合,利用人机交互终端使受众获得实践与互动体验,开发马坝蜡染技艺互动游戏、动画等,向大众群体推广,多方位地了解、学习马坝蜡染知识,实现有效的传播。

位于市场区的马坝蜡染信息是自由扩散的,“趋近采邑区”过程是指受众接收到信息进行学习、理解,进一步形成创新和应用,这个过程有两点保护与传播措施:第一,为受众提供支持,这包括学习交流平台、实践活动、环境资源支撑以及教育宣传;第二,为保证传播的有效性和正确率,需要回顾和反思传播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从而回到编码与抽象维度上再次进行修正,增加马坝蜡染知识在实践过程中的丰富性。

结语

基于信息空间理论,本文从编码、抽象和扩散维度分析了苗蜡的基本信息特征,并以马坝蜡染为例,针对其现存问题提出了保护和传播对策。以信息空间理论为指导,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以及多媒体的互动展示,采用知识网络框架,对蜡染知识进行有效编码和抽象,推向市场区,再通过受众群体的创新应用回到采邑区,实现马坝蜡染活态化的保护。在马坝蜡染的保护与传播应用中,体现了几个重要的问题:其一,蜡染的原生态保护与其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相关,要尊重原生环境特征,使受众接受到的知识与原生态形式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映射关系;其二,在社会学习周期中展现了学习过程的反复性和周期性,蜡染知识在其中是需要不断完善的;其三,现代技术以及多媒体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传播效率和范围。因此,跟随当今发展趋势,有机地利用技术手段对蜡染的保护和传播是十分有利的。

[1]胡明.对发展贵州“原生态”蜡染文化产业的思考[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07(1):79-82.

[2] 钟楠. 苗族蜡染文化产业化道路探究[J]. 才智,2019(06):198,200.

[3]MAX.H, BOISOTZ. Information Space[M]. London: R outledge, 1995.

[4]彭冬梅,刘肖健,孙守迁.信息视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理论[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8(1):117-123.

[5]马克斯·H·博伊索特.知识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M].张群群,陈北,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6]谈国新,孙传明.信息空间理论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179-184.

[7]郑丹妮.基于信息空间理论的历史档案数据化及其生存模式研究[J].档案管理,2018(03):9-12.

The original batik was strongly impacted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modernization and tended to collapse. The custom culture of batik was diluted and the handicraft inheritance was lost seriously. This article takes Maba batik as a representative case, interprets the in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atik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oding, abstraction, and diffus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space, and examines its form of existence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space, using the social learning cycle analysis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atik, proposed the protection and spread strategy of Maba batik.


文章来源:信息空间 网址: http://xxkj.400nongye.com/lunwen/itemid-49886.shtml


上一篇: 虚拟现实技术、全息语言与艺术
下一篇: 建筑科学与工程论文_空间异形双曲大管径钢管结构吊装技术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信息空间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